近日,华宁平地社区鲜食玉米科技示范园里人头攒动,专家、教授、企业负责人挤满示范园,共话鲜食玉米发展新前景。
在平地社区鲜食玉米示范区里,一棵棵玉米植株长势喜人,个大饱满的玉米被绿叶包裹着,穗子随风飘舞,让人赏心悦目。田间地头,由一个小音箱、一支话筒组成的“会议”显得有些简朴,然而“参会人员”却不简单。他们有来自云南大学、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的教授专家,有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,有来自海南、山东的企业客商,还有来自华宁各乡镇的农技人员和当地农民。他们近距离对“叶甜1号”“SBS902”等品种鲜食玉米的外观品相、田间长势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地了解,并在鲜食玉米品质提升、种植技术、收购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春义说:“经过20年的科学攻关,我们成功培育了高叶酸的鲜食玉米新品种,今天在这里进行展示和示范,进一步促进我们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,同时也为我们广大的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。”
华宁县光照适中、气候和土壤条件都有利于鲜食玉米种植。该项目于2023年落地华宁,三年来,科技特派团为示范区带来了物资和技术,更带来了生产和销售企业团队,解决了华宁玉米种植产业之前存在的品种单一、种植技术参差不齐、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。本次现场观摩品鉴活动将进一步促进科企合作,推动产销对接,为华宁鲜食玉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。
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、华宁县优质鲜食玉米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陈洪梅说:“我们在这里做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试验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,然后引进新品种,促进我们华宁县鲜食玉米的发展。这一次我们通过牵线搭桥一些企业来收购我们种植的新品种‘叶甜1号’,成效是非常明显的。”
农户杨伟说:“通过这三年科技特派团做的这个培训示范试验,农户得到了实惠,同时科技特派团带来了物资、科技,特别是提高了我们当地农户的科技意识,实现增产增收,进一步带动村民生产积极性。”
据统计,2023年优质鲜食玉米产业科技特派团项目开展后,当年年底,马家冲小组就建设优质鲜食玉米核心示范区105亩,带苞叶鲜果穗平均亩产量1394.55kg,平均亩产值4880.93元,共辐射带动全县应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种植鲜食玉米2260亩,辐射区产量286.45万千克,总产值1085.63万元,经济效益显著。2025年,示范区内核心区种植面积扩大至330亩,预计辐射带动种植优质鲜食玉米3000亩以上。
华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春帆说:“下一步,我们将与各部门深化协作,对这套技术进行推广,通过引进更好的品种、更先进的技术、更好的设备,助力我们鲜食玉米产业向高质、绿色、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。”
华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:张鑫 陈雪瑞